本篇文章1700字,读完约4分钟

科学技术日报记者李艳

最近,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了5.9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公里。 震源附近的定日县、拉孜县的居民都有地震感。 地震监测和风险防范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地震发生时,地震波信号传到地震台网,据此得到地震震源、震级、地震发生时刻、深度、破裂机理等参数。 地震监测如何实现“快速准确”是我国科学家长自时间以来重要的攻关方向。

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各地震台站,快报员刻不容缓,他们是实现“快而准”的重要一环。 “震情新闻不是小事,一点错误也不允许,只能提醒自己慎重。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快报员杜广宝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他已经连续4个春节在监测系统前,地震发生后10分钟左右计算地震参数新闻,修改自动快报结果,发布正式快报是杜广宝和同事们必须做的

““智能地动”:微小地震也难逃法眼”

有释放快报员们紧张神经的新技术吗? 有什么方法能迅速准确地提供地震参数的新闻吗? 近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地震局联合开发的“智能地动”系统项目组宣布,利用该系统,仅需1~2秒即可报告地震的所有震源参数,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智能地动”:微小地震也难逃法眼”

“学习”的地震监测系统

自古以来,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威胁就没有停止过。 仅2019年,中国内地就发生了20次5级以上的地震,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9亿元。 其中,四川长宁6.0级地震和西藏墨脱6.3级地震都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智能地动”:微小地震也难逃法眼”

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获得地震的相关情况对灾害的预测和救援很重要。 目前,将自动算法与专家人工计算结果相结合的方法仍然是许多国家监测地震的首要手段。 也就是说,以前流传的地震监测系统报告了系统计算与专家干预相结合的结果,但这要求专家全天候值班,因此对员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虽然有多处肉眼无法识别的微小地震,但这些微小地震有可能预示着大地震的发生。

““智能地动”:微小地震也难逃法眼”

科学家们最初研究“智能移动”系统的动力来自于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张捷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的出现是地震监测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地震数据,“智能移动”系统可以监测微弱的地震波信号,并在2秒内报告地震参数的新闻。 通过超级计算机,灾害模拟判断的地区更广,精度更高。

““智能地动”:微小地震也难逃法眼”

“智能地动”系统与传统的监控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深度学习能力。 根据记忆中收集的数百万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学理论,可以迅速解决正在发生的地震数据。

“智能地动”系统从去年12月开始在中国地震局进行试运行,实时解决了位于四川和云南的中国地震实验场的117个地震台。 该系统使用一系列人工智能主导的地震数据观察方法分析数据,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快速获取地震新闻并自动发布。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为解决地震监测的时间长短、准确性和大数据带来前所未有的新能力,为防灾减灾带来多个新的突破系统。

““智能地动”:微小地震也难逃法眼”

“聪明地移动”也许人做不到

由于“智能移动”系统可以从历史地震的大数据中不断“学习”,在监测地震的行业中,有一些能力者做不到的“神通”。 例如,以前使用计算记录振幅的变化来明确地震参数,如果噪声干扰或某个站点发生故障,则容易计算错误,但是“智能地动”系统通过学习历史上发生的数百万个地震信号,可以比较任何频带的噪声 以前流传的监测系统通常可以报告3级以上的地震,但“智能地动”系统可以报告1级以上地震的新闻,提高了地震监测能力。

““智能地动”:微小地震也难逃法眼”

在地震定位上,以前不同性质的地震波群、不同传输路径的地震波群、地震波从震源传到观测点的时间等地震晃动时,去噪效果较差,各个台站晃动时,这些都会影响最后的定位结果,而“智能地动”系统

更重要的是,在地震破裂机理的研究中,以前只能解决大地震的地震资料,但同时根据人工选择的波形和反演参数,几分钟后得到破裂机理的描述参数,智能地动系统在1秒内基于记忆训练的大数据库,

人工智能预报地震是一个新方向

近一年来,我国地震科学技术取得了显着进步。 随着各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震相关研究中总是可以看到前沿科学技术的身影。 很多人知道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的课题。 既然科学家们开始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研究成果引入地震科学,我们有可能在地震预报上取得重大突破吗?

标题:““智能地动”:微小地震也难逃法眼”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