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6字,读完约4分钟

科学技术日报记者李禾

55年来,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相继自主研制了中国首枚潜在固体战术导弹、首枚陆基机动固体战术导弹、首枚多级固体火箭等多系列产品,涉及海、陆、空等行业,中国固体导弹研制

55年来,四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新迅速发展,开创了中国固体导弹研制的先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在潜艇水下发射核导弹能力的国家。 完成固体战术导弹向常规导弹的转换,拓展克服精确制导等难题的打击目标,形成新的作战方法。

“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55载创造固体导弹研制多家“第一””

55年来,紧扣国家诉求,立足工业基础,着力自主创新,承担国家多要点型号、多系列型号的预研、研发和生产任务,先后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50周年、60周年的大阅兵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

“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55载创造固体导弹研制多家“第一””

“四部的历史,就是创新史。 建部以来,自主创新总是与四个快速发展的全过程相勾结。 ”。 四部主任钟世勇说。

1965年8月25日,七机部四院第四设计部正式成立,中国第一枚单级近程固体导弹的研制工作得以展开。 “内蒙古的风沙很厉害。 大风包裹着沙粒,眼睛都睁不开。 满嘴都是沙子。 到了冬天很冷,住在干打垒的房子里,宿舍和办公室在一起,炉子着火了,白色的图纸上满是灰尘,画画的时候要提前打扫。 ”。 4位老专家回顾说:“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4位干部职工接受了高起点、高难度型号的研发任务,每幅绘制了5米多的立体结构图,并提出了总体方案。”

“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55载创造固体导弹研制多家“第一””

老一辈四人立足于国家诉求,苦行独创之路,跨越了单级固体导弹阶段,直接研制出了二级固体导弹。 跨越陆基,直接开发高难度水下发射潜地导弹。

1970年1月,七机部四院四部固体潜射导弹设计者随着任务从内蒙古移动到北京,建成一院。 同年4月,全体工作人员搬迁到北京,完成了固体潜地导弹开发任务的第一次调整。

“四是致力于自主创新,使用独特的研究开发方法,实验方法也很有独创性。 立足工业基础,寻求突破,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宝贵经验。 ”。 钟世勇说。

水下发射是潜射导弹研制的一大难点。 科研人员在分析试验过程、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首先建设缩小比池和全尺寸池,后期考虑池工程的从事量、进度、经费、技术等各种课题,尽快调整思路,最终完成陆台、陆筒、潜水艇水下发射“台、筒、艇”的 科研人员计划在南京长江大桥进行模拟弹飞溅试验等,采用多种独创的试验方法快速完成研制和试验任务。

“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55载创造固体导弹研制多家“第一””

收紧国家诉求,立足工业基础,着力自主创新始终是四个快速发展的核心思路。 20世纪90年代,四部正处于调整改革期,型号任务的快速发展受到限制,在最困难的时候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这时,上一代的4人多次提出要开发关键技术。 事实证明这一步是正确的。 是当时取得的成型创新思路、关键技术的突破,后来迅速发展成为重要装备的基础。 以自主创新文化为核心,四是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导弹技术快速发展的道路。

“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55载创造固体导弹研制多家“第一””

“十三五”期间,四部继续以创新为快速发展核心,战术地位不断巩固。 面向“十四五”,围绕“一主、两翼、五向、六系列、多维、体系化”的快速发展战术建设创新型、质量效益型、体系效能型、智能敏捷型“新四型总体部”。

“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55载创造固体导弹研制多家“第一””

团结务实进取坎坷新编

“四部曾分为内蒙古四院、北京一院、二院、集团企业直属、四院和宇宙三江。 55年来,隶属关系多次变迁,主业一直不变,四部不是被动等待上级任务开发型号,而是积极进取,自主创新,去思考国家需要什么。 ”。 钟世勇说。

“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55载创造固体导弹研制多家“第一””

“四部的自强,是历史造就的自强。 ”。 计划处副处长李晓飞表示,目前,自强文化引领了4位员工的自主创新,形成了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发一代、量产一代的良性科研生产结构。

4部逐渐形成了“小核心、大合作”的联合研发体系。 材料研发与装调中心主任杨磊表示,以材料中心为例,“小核心、大合作”系统在处理跨领域合作、痛点难点问题上大有作为: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创新攻关新技术,最终建成国内一流的先进零部件生产线。 与多家高校合作创新开发新材料,更好地发挥新材料型号对快速发展的带动作用。

标题:“航天科工航天三江四部:55载创造固体导弹研制多家“第一””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