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4字,读完约4分钟

通讯员于杰科技日报记者张謇

6月23日上午9时43分4秒,长征3号乙火箭携带中国北斗3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上升空。 随着最后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历时30多年建设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正式建成。

此次卫星发射成功的背后,有着来自宇宙气象保障队的重要支持。

一月入场,探究天气“脾性”

卫星直播、整流罩直播、决策发射窗口……备受瞩目的焦点时刻从火箭点火到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只有20几分钟,但火箭进场后,整个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气象保障队进行准确的预测。

作为此次发射任务现场气象保障组的四名成员之一,胡云涛于一个月前进入发射场区。

火箭进入发射台后,进行常规燃料和低温液体燃料的补给。 这项工作对气象条件,特别是气温有很高的要求,火箭控制系统根据气温状况计算补给推进剂所需的温度和补给量。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保障小组在发射前96小时、72小时进行每小时气温预报,胡云涛所在的现场保障组负责最终预报考核任务。 通过准确掌握丰富的经验,特别是现场天气变化的特点,他们进行的会商评估为预报结果提供了双重保险。

“北斗望苍穹发射问东风,“收官之星”成功发射背后的气象故事”

“不仅要熟练掌握该地区历史天气的特点,还要掌握近期天气系统的状况、降水量、云量、寒冷空气等,以精确保障。 ”。 胡云涛说。

这对现场保障任务来说不过是“正常操作”。 现在是雨季,火箭发射最可怕的是短时对流天气,特别是降水、雷暴等,气象保障队必须每4小时做一次预报。 入场以来,胡云涛所在的现场气象保障组每天都要召开气象预报会商,不仅要评估场区的天气状况,还要提供整个气象系统的技术方案、风险分解、场区气候背景分解等。

“北斗望苍穹发射问东风,“收官之星”成功发射背后的气象故事”

22日下午6点,胡云涛早早来到单位开始了最后阶段的紧张工作。 据预测,22日晚,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场区午夜雷暴通过,午夜雷暴逐渐解除。 虽然预测与现场情况完全一致,但胡云涛和团队整晚都在密切注视着气象系统的变化,为飞控中心、各观测点等单位提供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场区的天气情况,直到发射任务圆满结束。

“北斗望苍穹发射问东风,“收官之星”成功发射背后的气象故事”

业务的辛苦工作平时精确的研究判断来自坚实的基础

准确天气的“脾性”离不开平时的日常积累。 迄今为止,工作人员胡云涛已参加发射任务30多次,现场保障15次。 参与高密度的航天发射任务使他迅速成长为事业的多面手。

但是,刚工作的时候,变幻莫测的天气系统不能给他点颜色看。 在一次值班中,突然的“西南涡”一下子带来了超过30毫米的降水,出乎胡云涛的意料,幸运的是当时没有发射任务。 随后,胡云涛反复恢复天气,查找文献资料,与专家进行探讨,最终弄清了问题所在。

“北斗望苍穹发射问东风,“收官之星”成功发射背后的气象故事”

2019年一次发射任务前,场区突然“东风波动”雷暴停止,这种影响超出了此前的预测,现场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随着任务发射窗口的临近,胡云涛所在的气象保障小组每隔20分钟、15分钟,直到每隔5分钟会商,最终他们评估雷暴将在发射前停止,发射任务将按照正常流程进行。

“北斗望苍穹发射问东风,“收官之星”成功发射背后的气象故事”

“当时一定很紧张,但是任务要求必须当场得出结论。 我们对自己的专业积累、业务能力和理论素养有信心。 ”。 胡云涛说。

作为南京新闻工程大学级毕业生,在母校学到的气象学原理、数值预报、编程等知识,不仅为胡云涛在工作中快速成长提供了积累,还锻炼了他敏捷的工作思维。

而且,胡云涛在母校奠定的编程基础也使他在工作中崭露头角。 入职后的胡云涛发现,工作中有需要查找资料的问题,翻阅文献的效率很低。 他发挥特长,把常见问题写在查询代码上,只需要在程序中输入相关问题就能实时找到相关文献,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 现在,这个软件在同事中被使用。

“北斗望苍穹发射问东风,“收官之星”成功发射背后的气象故事”

不仅如此,胡云涛的编程能力在天气预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距离发射还有两天,赛场上空突发高空风,胡云涛编程中绘制“南枝急流轴变化图”,准确反映此次高空风的影响范围

(摄影:杨本湘林雯)

标题:“北斗望苍穹发射问东风,“收官之星”成功发射背后的气象故事”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1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