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2字,读完约4分钟

科学技术日报记者支付莉莉

2月9日,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的《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特征》研究论文在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 论文称,新冠引发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最长可达24天。

那么,病毒潜伏期到底怎么样呢? 为什么有些人很短呢?


病毒在潜伏期间会做什么?

“潜伏期是指容易感染的人们从感染到发病的时间。 具体是什么时候感染并不容易准确知道,因此通常将接触和疫区患者的时间作为最容易感染的时间,发病日期和感染日期的时间差称为潜伏期。 ”。 2月12日,南方医科大学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赵卫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3天到24天 新冠病毒潜伏期为何有长有短”

赵卫长期从事分子病毒学研究,2003年参与过消灭“非典”。 他举例说,甲25日来到医院,乙医生给他看病,甲被诊断为新冠,乙30日发病,该乙潜伏期为5天。 但是,在病毒实际大流行的情况下,由于传染源多,潜伏期时间的评价相对较多而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根据流行病学数据统计,根据大量数据计算潜伏期的具体数字。

“从3天到24天 新冠病毒潜伏期为何有长有短”

感染者潜伏期间病毒在人体内做什么? 赵卫说,简单来说,就是适应环境,为大量繁殖做准备,合成产生子病毒的成分。 “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中含有被膜、衣壳、核(核酸),可以认为是病毒的成分。 在产生子病毒粒子之前,宿主细胞内未见完整的病毒粒子,只发现了病毒的成分。 病毒粒子进入细胞后,合成子病毒的三个成分后进行组装,生成子病毒粒子。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赵卫解释说。

“从3天到24天 新冠病毒潜伏期为何有长有短”

有人可能会问,子病毒的传染性和杀伤力会不会更强? 赵卫说这不一定,通常大部分子病毒和亲病毒相同或非常接近,不会发生明显的生物学性状变化。 重要功能部位发生变异时,其生物学特征有可能发生变化。


潜伏期与病毒数量和感染者体质有关

“潜伏期的长短与最初进入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数量和感染者的体质有关。 通常,最初进入的病毒量越多,发病速度越快,潜伏期相对越短。 ”。 赵卫说,体质问题多而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例如,由于免疫力过强,病毒进入体内后,免疫分子立即反应,对感染病毒的宿主细胞进行过度攻击,引起超敏反应,肺部细胞被自身免疫力杀死,可能引起肺炎等严重症状,感染其他微生物。

“从3天到24天 新冠病毒潜伏期为何有长有短”

对此,一位业内专家表示,潜伏期的长短与患者自身体质有关,有人耐受性好,有人“娇气”,如果感到有点不适,显然这种主观的东西不太容易判断。 另外,病毒进入人体内,外出未表现出症状,但这是潜伏期还是无症状感染,目前还不太能区分,需要进一步研究。

“从3天到24天 新冠病毒潜伏期为何有长有短”

“但是,需要证明病毒在潜伏期间进入体内,不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也没有症状,但同样不能忽视。 因为体内有病毒,所以有传染性。 ”。 赵卫说。


“24天”是研究价值有限的情况

“据官方报道,迄今为止出现过潜伏期长达24天的患者,这应该是个案例,案例的研究价值非常有限,不能作为判定最长潜伏期的依据。 ”。 赵卫说。

关于这个问题,多位专家表示,这样的例子可能与自身暴露有关,由于对病例的跟踪不充分,有可能在其他地方暴露或接触感染者。

2月11日晚,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应该过度解读预印版的部分文案新闻”。

他表示,其团队对1099例新型冠状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的文案为预印版( preprint server ),预印版本身需要征求越来越多的同行意见,根据预印版的官方要求,其新闻被媒体 预印中的潜伏期根据患者口述记录,小组根据患者讲述的接触传染源时间和症状最早出现的时间进行计算,最长为24天。 但实际上,潜伏期为24天的患者只有1例,即1099例中只有1例。 将这仅有的1例患者报告的时间作为疾病的最长潜伏期是不科学的,狂犬病等其他疾病也有先例。

“从3天到24天 新冠病毒潜伏期为何有长有短”

钟南山表示,该文案还将报道四分位间距,分别为两天和七天(即五天之差),更科学地反映人们的整体情况。

标题:“从3天到24天 新冠病毒潜伏期为何有长有短”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