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9字,读完约2分钟

韩强比魏国科技日报记者张强

疫情如火如荼,在江苏省疫情防控战“疫情”第一线,出现了许多家庭组合,“父女之兵”、“夫妻档案”……他们是政治家干部,有的是普通群众,职业不同,但背道而驰,这背后有家庭支持,

常州市西夏墅镇有这样一个军人家庭,父亲袁腊明是镇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的副主任,作为党龄35年的老党员,老退伍军人,他挺身担任镇集中隔离注意点的后勤保障员。 《身处隔离点的老黄牛》,其他志愿者在和袁腊明开玩笑。 今年56岁的袁腊明有爱卫会的工作经验,在疫情面前,首当其冲,站在了这个最危险的岗位上。 “隔离点”这三个字,往往令人们望而却步,而袁腊明则自愿“战”,负责隔离点内隔离人员的三餐供应、物质补给、协调保障等工作人员。 特殊的责任和使命,连日来,他奋斗在战斗的“瘟疫”第一线,已经一个星期没回家了。

“军人家庭的特殊战“疫””

据说俗话说打虎的亲兄弟,出征“父女之兵”。

袁腊明没有听到这种共产党安静无私的献身精神,也默默感染了他女儿袁征。 女儿袁征是80后党员,社区工作人员,还是军嫂。 只有拥有这样多个身份,她才能在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李伟的带领下,第一时间冲到丽江社区战“疫情”的最前线,与社区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并肩作战”。 从大年30日开始,袁征将在自己负责的网格区域内挨家挨户调查外来人员,进行登记报告和后续跟踪,张贴推广海报,向社区居民发放推广资料,在包干区查询居民体温,登记新闻。

“军人家庭的特殊战“疫””

父女除夕在家短暂聚会,但各自忙碌的他们十多天没见过面,只说了一句话。 疫情肆虐,部队丈夫给袁征打电话询问家里情况时,她总是报以喜悦,不愁说:“家里一切都好! 我昨天刚和父母一起吃饭,精神真好啊。 请放心。 ”。 其实袁征几乎每天都在外面跑,晚上回家两个孩子已经睡得很香了,正月十五她也没能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军人家庭的特殊战“疫””

2月14日上午,记者联系袁腊明,他连续工作近20天的声音有点沙哑。 这么多天他一直很忙,一直重复着好几次。 袁腊明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值得一提。” 随后,记者联系袁征,称:“父亲坚守自己的初心和责任,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一线防控中处理突发事件。 现在,我很荣幸和父亲一起战斗。 ”。 袁征自豪地说。

“军人家庭的特殊战“疫””

党员志愿者就像“一块砖”,需要运到哪里?

“我们不是钢铁之躯,也不是百毒不侵,因为我们掌握着使命。 疫情不结束,我们不退! ”无数身处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党员志愿者的号召和决心也得到了坚守。

/ br// h /

标题:“军人家庭的特殊战“疫””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