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03字,读完约2分钟

科学技术日报记者王延斌

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番茄“好吃、难养”,一种新的土传植物病害——番茄颈腐病成为“杀手”,普通农药制剂显得无力。 通过对前传的微胶囊封装技术进行改造,对常规聚合物材料进行表面修饰和工艺控制,得到了尺寸更小的纳米胶囊农药配送系统。 利用该技术开发的吡唑啉酮菌酯纳米胶囊就像给农药穿“衣服”一样,可以征服番茄的“杀手”。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刘峰教授团队的这一成果,最近刊登在国际学术杂志《化学工程期刊》上。

“制伏番茄“杀手”,他们给农药做了一件“衣裳””

我国是世界上番茄种植面积最大、生产总量最多的国家。 颈腐病的急剧蔓延,冲击着番茄的产量。 该病由幼苗至成株期间感染,植株感病后出现维管束坏死、生长停滞、快速枯萎病、枯萎乃至死亡,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危害更为严重,尤其是在结果初期发病,造成番茄减产65%以上,是棚室冬春番茄生产的大敌。

“制伏番茄“杀手”,他们给农药做了一件“衣裳””

刘峰教授告诉记者,在实践中,吡唑酚妥拉明、阿奇霉素等农药已应用于番茄颈腐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的防治。 但是,由于真菌、线虫等目标生物广泛分布在土壤中,活动性差,常规农药制剂在农事灌溉施肥过程中易被土壤吸附,难以移动到更深的土层,不能全面保护作物根系。 比较有效地扩大农药活性成分在土壤中的投递范围,是提高番茄颈腐病和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的关键。

“制伏番茄“杀手”,他们给农药做了一件“衣裳””

该小组用磺化木质素修饰聚合物胶囊,包埋广域高效杀菌剂吡唑啉酮菌酯,制成平均粒径160纳米左右的胶囊。 这些载药纳米囊具有稳定的核壳结构,尺寸小,外壳带负电荷,在土壤中比普通乳液、悬浮剂等常规剂型更容易随水移动到更深水平的根系土壤,为番茄根系提供更大范围的保护。 另外,吡唑啉酮的纳米胶囊解决比等量的微胶囊解决更能充分地释放到土壤中,残留风险更低。

“制伏番茄“杀手”,他们给农药做了一件“衣裳””

标题:“制伏番茄“杀手”,他们给农药做了一件“衣裳””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