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0字,读完约4分钟

科技日报记者

小小的一粒粮食,会影响人们的神经。 在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全球挑战的背景下,中国如何稳定自己的工作?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确保粮食能源安全”名列其中。

最近,科技日报记者就粮食安全问题采访了一些专家。 专家们认为,我们的粮仓满了,不需要抢粮食,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和储备能力来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进口受到限制,出现了囤积现象,专家是怎么看的呢?

“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研究成果来说,我们不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作了回答。 “中国不缺乏粮食”也是访问过的许多专家的共识。

“大家爱惜粮食是个好现象,但在疫情阶段,大家不必惊慌”河南科技学院教授朱振钢是中国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他培养的“百农低抗58”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说国人8个馒头中,有1个是来自他的小麦品种。

对于粮食安全问题,朱彬非常有信心,他说:“我们国家储备粮食比较多,我们的粮食生产能力非常强。 ”。

朱彬的底气来自科学技术。 他说:“将粮食储存在技术上,确保我们每年小麦的1亿3300万吨以上的正常产量,基本上保证了国民的诉求。”

国民每年消费多少小麦? 今年的小麦够吃吗?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统一推进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

朱彬表示,“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和光资源分布来说,60%的人吃大米,40%的人吃小麦,小麦每年的诉求量约为1亿3000万吨左右。”

尽管受到疫情的冲击,朱斌自信地表示:“今年还是丰收的一年。”

他说:“以前打下的基础比较好,冬天温暖,积温高,给小麦的生长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今年穗大,穗多,这是产量构成要素最重要的拷贝。 ”。

在“红线”之外,如何发掘“无中生有”的粮食耕地面积?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连线采访时,袁隆平院士还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忙碌。 除了瞄准国民边缘稳定自己的饭碗,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提高耕地的亩产外,这个接近“鲐鱼背之年”的老人还提出了新的方案。

“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 如果我们抓紧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和核心技术研究,把其中的1亿亩改造成水田,按亩产300公斤估算,有望每年增加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 ”袁隆平院士说。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介绍,今年,在袁隆平院士亲自安排下,他们已经在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肇源、吉林大安、辽宁盘锦等全国10个省地区部署了耐盐碱新品种示范,部分示范基地现已播种完成。

同样是早稻,为什么湖北省减播,江西省扩种?

目前,国内部分省市正在调整谷物种植计划。 例如湖北早稻播种面积调整为150万亩,比上年减少50万亩。 江西省扩大了早稻种植,确保早稻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双季稻稳定在3600万亩以上。

为什么在早稻面积上,一个会减少,一个会增加?

“这叫做因地(天)制宜。 ”农业气象专家黄智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湖北和江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湖北大部分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江西基本属于中亚热带,热量条件下江西适合快速发展双季稻。”

湖北地区像江汉平原,北接南阳盆地,是春秋冬寒冷空气南下的通道,相对于江西早稻播种阶段,低温容易受烂苗。 此外,在二季晚稻的抽穗扬花期,容易受到结实率下降的秋寒危害。 黄智敏说,两省种植面积的增减是有道理的。 确保粮食安全的最好方法是完全利用气候资源。

“写好粮安文案,端牢中国饭碗”

挖掘粮食潜力,我们还有多少“好手”?

全球变暖会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吗? 答案是肯定的。

4月下旬,中科院发来的消息向世人展示了处理问题的希望——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分子遗传国家要点实验室郭房庆研究组,在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郭庆课题组通过增加植物细胞核源d1的合成途径,为植物补充d1,提高植物的耐高温性和光合效率,提高生物量和产量。 这一成果分别在上海松江和海南三亚陵水育种基地经过多年验证,水稻增幅在8.1%至21.0%之间。

无论是袁隆平院士、郭房庆研究员还是朱彬教授,这句话已经成为科学家们的共识:向科技要粮食,中国的粮食增产还有很大的潜力。

(记者王延斌乔地王春刘志伟允慧友)

标题:“写好粮安文案,端牢中国饭碗”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