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24字,读完约1分钟

科学技术日报记者马爱平

7月23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悉,该作物高光效创新团队的研究揭示了苜蓿高柱头外露率雄性不育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为豆科牧草和作物雄性不育系的创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理学( plant physiology )》上。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苜蓿新型雄性不育性状形成机制”

柱头外露( stigma exsertion )是在开花植物中发现的重要杂交性状,高柱头外露率能显着增加异花授粉概率,提高杂交育种产量,但目前在具有柱头外露性状多花型结构的苜蓿等豆科植物中的形成机制

在这项研究工作中,abcg家族的转运蛋白通过影响苜蓿花器官中蜡质和角质等长链脂肪酸的运输,引起雌雄蕊体隔离,形成柱头外露型雄性不育材料的作用机制,理论上用于豆科牧草和作物柱头外露率不育系的创制和杂种特征的育种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苜蓿新型雄性不育性状形成机制”

据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博士后祝步拓、客座硕士生李辉和科研助理夏秀芝为论文联合第一作者,研究员林浩、牛丽芳为联合通讯社作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林敏、山西大学教授裴雁曦和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石新大力支持了这项研究。 该项事业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生物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资助。

“我国科研团队揭示苜蓿新型雄性不育性状形成机制”

(论文链接: )

标题:“我国科研团队揭示苜蓿新型雄性不育性状形成机制”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