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54字,读完约3分钟

科学技术日报记者王延斌

8月下旬下午,济南市商河县瓦西村党支书常延富出现在家中的葡萄园。 叶子深绿色,枝条粗粗的葡萄架之间,一连串着色均匀、形状丰富的葡萄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常延富随手拿了一串,交给了科技日报记者。 吃了一粒后,那甜甜多汁的味道迅速扩散到整个口腔。

“每亩多收入5000元背后,是一批新技术的运用”

常延富的葡萄园挂着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的招牌。 亩产五千元,与该品牌有关,与山东省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果树企业品牌团队首席专家、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副所长李勃有关。

李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把许多新技术“物种”纳入了这个示范基地。

8月下旬,科技日报记者在瓦西村采访时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地方:在这里,葡萄架上覆盖着蔬菜拱门一样的薄膜,但这些“拱门”的周围并没有被遮住,就像是被葡萄架支撑着的“伞”。

葡萄架撑着“伞”,不得不说李勃的主意很好。 从科学的角度看,葡萄的许多病害由雨水传播。 这个“雨伞”被称为避雨小屋。 有了它,葡萄的枝叶就与雨水绝缘,病虫害也就隔离了。

这不是唯一的利益。 有了这把“大伞”,冰雹无法袭击,阻断了春寒。 保花保果,裂果变少了。 果实变色,树枝不长了……

一口吃下去,香甜的葡萄回味无穷。 李勃说,葡萄之所以甜,与施用的“减肥术”有关。

以前流传下来的葡萄栽培重量轻,葡萄亩产达6000斤,极端的超过10000斤,但高产并不意味着效率高、果实质量差、商品率低。

除了“撑伞”、“减肥术”之外,科技日报记者在基地发现的情况也在增加。

仔细一看,常延富家的葡萄园,枝叶粗壮,果实累累。 除了精细的管理之外,李博还说这里正在使用另一种新技术——根治栽培。

事先,技术人员沿着一排植株的栽植方向,挖开定植沟,通常宽80厘米,深60厘米,在底部和两侧铺农用膜或无纺布,埋土,插秧。 这样,生长在葡萄根系上的土壤环境与周围的土壤隔绝,根系的下拉受到限制。

李勃:限制根的栽培,葡萄根系集中,便于肥水管理和控制,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调节树势,促进葡萄果实早期着色、上糖。 运用这种栽培模式,也有助于减少肥水渗漏,保护生态环境。 在商河县等轻度盐碱和重度盐碱地区,还具有隔盐作用,降低了土壤改良价格。

“每亩多收入5000元背后,是一批新技术的运用”

根据山东省农科院创新工程果树企业品牌建设项目,出现了包括上述一系列新技术在内的“盐碱地葡萄绿色高效栽培及微咸水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成效。

所见利润只有5年,原本不生产葡萄的瓦西村种植了200多亩葡萄,“瓦西葡萄”成为市场抢手货。 另外,葡萄防雨栽培技术被列入山东省主推技术,并面向全省葡萄产区进行宣传。

标题:“每亩多收入5000元背后,是一批新技术的运用”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