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0字,读完约4分钟

科学技术日报记者马爱平

距离北京100公里的河北省廊坊市杂交小麦种植田,北京杂交小麦品种京麦9号平均亩产达600公斤以上,创下规模化连片小麦高产纪录。

在距离北京300公里的山东省滨州市盐碱示范田,京麦9号亩产达到490公斤,北京杂交小麦增产中低产田30%-50%。

在距离北京1000公里的河南省,是国家杂交小麦项目(邓州)的产业化基地,北京杂交小麦的育种产量更是创新,单产突破了每亩350公斤。

距离北京5000公里的巴基斯坦拉合尔郊区杂交小麦示范田,即使在超低播种量的情况下,北京杂交小麦仍比正常播种量的当地主导品种增产20%以上。

北京是圆心,今年,北京杂交小麦迎来了另一个丰收年。

中国队攻陷小麦的“科学堡垒”

小麦是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不足1%,小麦特殊的花器结构决定了杂种特征的利用非常困难,利用其雄性不育性是实现小麦杂种特征利用的最佳途径。 年,在世界作物科学大会上,杂交小麦被描绘为小麦科学的最后堡垒。

“北京杂交小麦的丰收“秘诀””

“与常规育种等做法相比,杂种特点利用具有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显着优势。 杂交小麦的大面积应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昌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杂交小麦的丰收“秘诀””

1992年以来,赵昌平等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小麦光温敏雄不育现象,发现相关材料,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做法,经过20多年的探索,从材料发现、机制揭示、理论创立、技术突破到生产应用,是国际上第一个进入中国二系杂交小麦的 专家鉴定,中国两系杂交小麦体系的建立,是中国农业科技中转杂交水稻后的又一重大原创性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北京杂交小麦的丰收“秘诀””

在北方麦区迈出产业化的第一步

“十五”以来,在科技部、农业部、北京市政府的持续支持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相继审定了北京麦9号、京麦179、京麦21等丰收稳定性高、耐瘠薄、抗旱节水能力突出的北京杂交小麦品种。

“实践表明,北京杂交小麦综合特征明显,比普通小麦增产20%以上,节水50%以上。 ”。 赵昌平介绍。

北京杂交小麦已成为中国北方麦区低产田稳产增产的推进器。 据初步统计,“十三五”以来,北京杂交小麦在北方麦区的应用面积达到30万亩/年以上,迈出了产业化的第一步。

特点互补,协同宣传是北京杂交小麦成果转化的特色。 年来,京津冀农业公司、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部门共同创新,构建京津冀杂交小麦联合测试互联网,根据经测试互联网筛选的杂交小麦新品种,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进行了大面积宣传栽培。

“北京杂交小麦的丰收“秘诀””

此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20多家上述五地种业公司,在北方冬麦区布局杂交小麦联合示范区200多个,年宣传种植面积快速增长,实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的协同加速效应。

成为高科技育种行业的“三好生”

培育出杂交小麦优良新品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将杂交小麦成果转化为产业链中下游。

“我们先后开发了杂交小麦混播育种、全程机械化育种、化学调控配套种子收获、节水抗旱配套栽培、提高种子活力、优质粮食贮藏等产业化关键技术,在杂交小麦制种节本增效、中低产田良种良法配套等方面,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链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中心博士张胜全说。

“北京杂交小麦的丰收“秘诀””

好的种子不仅要有好的收成,对产业链下游的贮藏、加工公司也要有好的商品性。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开发了杂交小麦高质量优价贮藏方案,推进了杂交小麦的宣传。

在产业链上游培育种子,在产业链中游开发好技术,在产业链下游生产好商品,北京杂交小麦成为现代高科技种业行业的“三好生”。 张胜全介绍说,“十三五”以来,北京杂交小麦商业化育种和测试规模扩大两倍,育种速度和效率提高三倍,杂交小麦研发宣传队伍人员和规模扩大三倍,杂交小麦种业实现了科技开发向商业化育种的转型。

“北京杂交小麦的丰收“秘诀””

“出去”美丽的名片

标题:“北京杂交小麦的丰收“秘诀””

地址:http://www.5e8e.com/hlw/2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