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4字,读完约2分钟

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通讯员陈艳

活动银河核是河外天体中核区域活动性强的银河核心。 近日,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在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国际权威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活动星系核的首要特征是核活动,其能量产生方式不同于恒星的热核反应。 虽然目前天文学界对活动星系核和星系共同演化的本质还不清楚,但大多数研究结果认为活动星系核在大质量星系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小质量星系中,对于银河的进化是否有重要意义还存在争议。

“恒星形成与活动星系核活跃程度存在物理联系”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蔡伟、研究员赵应与合作者一起对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系的星族和恒星形成历史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矮星系与正常恒星形成星系有相似的质量-金属丰度关系,同时宿主矮星系[ oⅲ]λ5007的辐射光度大于32万倍时,与光度加权下的平均年龄

“恒星形成与活动星系核活跃程度存在物理联系”

蔡伟等人基于星族合成的做法,研究了目前最大的含有136源的活动银河核宿主矮星系样本,重建了它们的恒星形成历史。 分解表明,光度权重下的平均年龄分布较广,分布范围为1千万年至100亿年。 这意味着这些活动星系核宿主矮星相连有着多样化的恒星形成历史。

“恒星形成与活动星系核活跃程度存在物理联系”

另外,这些宿主矮星系的质量-金属丰度关系被证明与正常恒星形成星系相似,活动星系核不易对宿主星系的化学演化产生强烈的影响。 此外,这些宿主矮星系的星族年龄与[ oⅲ]λ5007射线光度的关系表明,中心区恒星形成与活动星系核活动之间应存在黑洞吸收和恒星形成等物理联系,可以由同一气体供给。 当存在越来越多的气体时,活动星系核活动会变得更强,恒星形成活动也会变得更强。

标题:“恒星形成与活动星系核活跃程度存在物理联系”

地址:http://www.5e8e.com/hlw/1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