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27字,读完约7分钟

是的,中国人结婚的意愿越来越低。

民政部近日发布的《年社会服务快速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中国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063.1万对,比上年减少7.0%。 结婚率为7.7‰,比上年下降0.6千分。

结婚率是反映结婚意愿的最直观指标,是进行结婚登记的对数(截止到2006年的统计口径为人数,即对数乘以2 ),除以总人口基数。 所以7.7‰的意思是,过去的一年里,每千人中就有7.7对注册结婚。

结婚率下降不是在年龄之后。 年以来,中国的结婚率在达到年阶段性最高值9.9‰后持续下降。 偶然的是,这一年单独发行了二胎。

结婚率的下降与离婚率的上升相对应。 去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437.4万对,比上年增长5.2%,离婚率为3.2‰,每千人中就有3.2对离婚。

不同的是,离婚率没有像结婚率那样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一直在上升,从年的2‰上升到年的3.2‰。

为什么中国人不想结婚? 为什么离婚变得更普遍了? 结婚率和离婚率有什么地域规律?

结婚自由度大大提高

影响结婚率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个是观念,一个是人口结构。

观念容易改变。 例如,社会更加开放,女性地位提高,子孙后代的婚姻功能下降等。 结婚可能会牺牲生活质量,但不结婚或选择晚婚的人自然会变多。

改革开放初期,不仅保留着以前传下来的宗族观念,而且在政策层面上对婚姻也持保守态度。 例如在1987年的统计公报中有这样的记述。

贯彻新的《婚姻法》,人民群众的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有些地方早婚、早婚、不登记夫妻关系同居,婚姻大规模运营等婚姻恶习相当严重,在婚姻家庭行业,改变旧封建之前观念和

随着非婚同居的增多,结婚率反而下降,这些在今天都成了结婚自由度的象征。

但是,观念的变化对结婚率的影响往往通过人口结构反映出来。 所以,结婚率并没有直线下降,而是上升或下降。

为了便于系统观测,我们对民政部有统计数据后的结婚率进行了整理。 趋势如下。

1987年以来,中国的结婚率分为三个阶段。

1987年至2002年缓慢下降

从2003年到2003年,一直处于快速上升的状态,结婚率一度接近10‰。

到现在为止,股票急速下跌。

结婚率的两个阶段性弯曲

20世纪60年代,有一股巨大的婴儿潮。 20年后,这个人到了结婚的年龄。 怪不得1987年到2002年的结婚率应该提高。 为什么现实反而会下降?

原因是80年代末出现了更大的婴儿潮,分母人口基数变大,结婚率下降。 例如1990年,出生人口达到2621万人,为中国历史最高点。

在同样的婴儿潮影响下,中国的结婚率在20年后的一年左右达到最高点。 因为那年出生的婴儿到了法定结婚年龄。 碰巧的是,《婚姻登记条例》正好在2003年出台,婚姻登记管理转向了婚姻登记服务,政策的人性,同样促进了结婚率的提高。

“中国离婚地,上海结婚率最低?黑龙江离婚人数高达61.1%?!”

中国的结婚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下降,除了观念外,人口结构老化也是重要的原因。 截至2007年,中国20—40岁人口比例超过2%,适婚年龄组数量减少。

结婚率的一些变化,计划生育的影响不容忽视。 1982年,计划生育被视为基本国策,不仅影响出生率,还影响结婚意愿。 如果不像以前那样生三五个孩子,结婚时间有可能完全延后。

例如,2002年民政部统计公报称,“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见效,注册结婚对数连续6年呈减少趋势”。

结婚率下降,登记结婚的第一年龄也在发生变化,晚婚晚育成为主流。 年以前,在申请结婚登记的团体中,20岁~24岁一直排在首位。 但是,到年开始,25岁~29岁的群体成为注册结婚的主流,根据年的数据,达到了38.2%。

落后地区的结婚率往往更高

由于快速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不同,结婚率呈现出较强的地域特征。 我们来看看每年各省的结婚率吧。

年中国整体的结婚率为7.7‰。 以山西为界,超过全国水平的有14个省区。

其中贵州、安徽和西藏排名前三,换算成拨号号码,结婚率分别为10.9‰、10.8‰、10.1‰。 排名最低的地区是上海、浙江和天津,分别为4.5‰、6.1‰、6.1‰。

引进人均gdp的对应表明,结婚率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平大致呈负相关。 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均gdp越高,结婚率越低。

例如,结婚率排名前三的贵州、安徽、西藏都属于相对落后地区,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任何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如两个直辖市天津、上海和浙江,结婚率远低于贵州等地,上海只有4.5‰,不到贵州的一半。

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高,越包容不婚族和晚婚族,单身男女就越不能自由结婚,所以结婚率和人均gdp的负相关是正常的。

人口结构水平的理由。 结婚率统计以常住人口为口径,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是外来人口的集中流入地。 年末,上海常住人口总数为2418.33万人,其中非户籍常住人口达到972.68万人,这在近千万外来人口中,年轻人所占比例很大。

对他们来说,在户籍政策和高房价下,上海虽然是事业地,但不一定是安家落户的地方,在登记结婚之前大多退居二三线城市。 庞大的未婚青年人数稀释了注册结婚人数所占的比例,使上海结婚率在全国倒数。 同样,北京也低于全国水平。

“中国离婚地,上海结婚率最低?黑龙江离婚人数高达61.1%?!”

在许多省区,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 例如江苏经济相当发达,但结婚率居全国前十位,这与计划生育最严格的省份密切相关。 经济发达的影响只在结婚年龄出现的人在增加

近5年来,江苏省人的平均结婚年龄每年增加约1岁。 年,平均初婚年龄达到34.2岁。

与江苏相反,江西经济不发达,存在感相当低,但结婚率居全国倒数第四,是全国闻名的高彩礼水平,提供了解释。

经济衰退如何影响婚姻

要观察结婚观念的一些变化,就要看结婚率、离婚率。 考虑到两者都受人口结构的影响,我们用离婚率除以结婚率,消除人口因素,来衡量结婚态度的地区差异。

年离婚率位居前十省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安徽、重庆、内蒙古、四川、新疆。 这些地区的离婚率和结婚人数之比也处于全国的高水平。

像上海一样,离婚率没有进入全国前十,但结婚率太低,最终比重相对较高,仅次于北京,成为全国第七。

在上述排行榜中,排行榜和经济的对应关系并不是很明确。 但是,在落后地区,大部分排在末尾,发达省份分散在中部。 另一个突出的地方是东三省。

东三省的离婚率,在全国都很有名。 以排名第一的黑龙江为例,全年注册结婚286732对,离婚的竟达175277对,占注册结婚人数的61.1%。

高离婚率和高离婚/结婚比,解读为东北人对结婚更害怕,也不太奇怪。 在东北人离婚率高的情况下,许多论者表示,这里的城市化程度全国领先,离婚率与城市化呈正相关。 另外,移民文化也因整体民众观念薄弱而离婚率上升。

“中国离婚地,上海结婚率最低?黑龙江离婚人数高达61.1%?!”

标题:“中国离婚地,上海结婚率最低?黑龙江离婚人数高达61.1%?!”

地址:http://www.5e8e.com/zhmyxw/30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