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2字,读完约3分钟

面对凶险的新冠病毒,人们极力避免,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白衣战士们不畏生命冲锋! 35岁的赖永辉是江西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支援武汉第五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年轻医生,这是他发的第一本工作日记。

年1月31日晚18点30分,来到武汉后的第四天,在经过训练、反复训练后,终于迎来了在武汉市第五人民icu的第一个夜班。

带着不安、恐惧、不安的心情,早点吃晚饭,有汤也只能喝一两瓶。 下午开始不能怎么喝水。 夜班从19:00开始到第二天的09:00,因为防护用品很紧张,所以尽量减少上厕所浪费防护设备。

将病房改造成休息处(现在是整个医院的休息处),脱下衣服后,通过长长的通道,来到了穿着防护设备的房间。 在院感老师的指导下,重叠口罩、帽子、手套、脚袋,重叠隔离服、防护服,最后佩戴医疗护目镜。 在用镜子反复确认身体没有暴露后,在防护服上写下名字,武汉加油,进入病区。

“江西首批援鄂医师从业日记:年轻医师初上新冠重症病房”

进入病区的第一感觉很忙。 总共有13名患者。 创机械通气7人,无创机械通气4人,还有2名患者正在接受氧气治疗。 医生、护理工作者站在整个病区的中间,包围着病床、患者。 感觉整个病区都弥漫着新冠病毒。

进入病区的第二种感受是,嘈杂、呼吸机报警声、监视器报警声、患者咳嗽声、求救声、吐痰声、混杂在一起,渐渐成为我工作周围的常态声,让我紧张、恐惧、不安的心渐渐沉淀。 开始熟悉计算机系统,查各患者的病历,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冲向床头,查各患者的生命体征,调整呼吸机参数,监测出入量等。

“江西首批援鄂医师从业日记:年轻医师初上新冠重症病房”

做完这个,抬头一看,已经是23点了。 医疗护目镜上的水珠,在低头的瞬间,像泪水一样滴落在地上。 调整结束后,呼吸机的报警音少了很多,但清醒患者的救助音和咳嗽音,还是很刺耳。 冷静的患者咳嗽向你解释胸闷、呼吸困难,要求我救他们,还是走向床头,告诉他们,我们来自江西,放心,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再三安慰后患者不要闹。

“江西首批援鄂医师从业日记:年轻医师初上新冠重症病房”

铃响了,急诊科急诊了。 急诊科在哪里?每个病区都纷纷询问,终于找到了急诊科。 急诊室、办公室和过道都是咳嗽、打针的患者。 我是氧饱和度40-60%的患者,患者昏迷了,要求转入icu,接到指示后,icu再次加床,领取了这个患者。 回科告诉护士姐妹们,准备好床,马上来患者,插管,上车。 20分钟后,准备好床位后,打电话给急诊科来,急诊科会告知患者心肺复苏。

“江西首批援鄂医师从业日记:年轻医师初上新冠重症病房”

抬头一看,已经是02:00啦,说到我的防护服,防护服口罩已经7个半小时了。 再穿就不安全了。 向该班值班医生(告知先换了衣服),换防护服。 一层一层地脱掉防护服,自己的衣服都湿透了。 过道里的几盏灯还亮着,过道很长,很安静,空没有调,冷得发抖,回到休息室换衣服做了短暂的调整,再次装备自己回到病房。

“江西首批援鄂医师从业日记:年轻医师初上新冠重症病房”

午夜的icu更安静,只是静静地慢慢提高呼吸机的氧气浓度,心情也慢慢变得沉重。 坐在电脑旁,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鸟鸣,抬头一看,天已蒙亮,眼前飘散着鸟鸣花香,阳光明媚,划过春暖花开的画面。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相信疫情一定会很快结束的,加油!

“江西首批援鄂医师从业日记:年轻医师初上新冠重症病房”

09:00下班,冲洗全身疲惫沉重的情绪,各方面消毒一次后好好休息,迎接下一个挑战。 (申其贵)

标题:“江西首批援鄂医师从业日记:年轻医师初上新冠重症病房”

地址:http://www.5e8e.com/zhfcxw/10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