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0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海关总署14日公布的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4.2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2%,但降幅比一季度明显收窄3.3个百分点。 特别是从4月开始,中国出口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 6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4.3%,进口同比增长6.2%,年内首次均实现正增长。 上半年中海外贸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表现得比预期好,总体稳定,表明中国政府稳定外贸基本板块的努力是有效的。

“国际锐评丨中海外贸逐步回稳 提振全球供应链信心”

从外贸市场来看,“一带一路”市场潜力不断挖掘,外贸伙伴日益多样化,对稳定中海外贸基本盘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东盟国家。 上半年,中国和东盟进出口总额达到2.0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中海外贸总额的14.7%。 东盟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其原因在于东盟地区整体疫情防控形势相对良好,而且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持续深入,产业链结合更加紧密,双边贸易稳步增长。 目前,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际,以东盟国家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弥补了中国在欧盟、美国等之前传出的市场损失。

“国际锐评丨中海外贸逐步回稳 提振全球供应链信心”

从市场经营主体来看,民营企业在中海外贸稳定增长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上半年,民营公司进出口6.42万亿元,增长4.9%,占中海外贸总额的45.1%,比上年上升3.5个百分点。 在当前全球贸易低迷、不明朗性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民营公司进出口可以实现逆向增长,多年来我国鼓励自主创新、鼓励自主知识产权,涌现出具有良好企业品牌效应的民营公司代表,这些都将与其他中小民营外贸公司合作,扩大我国商品出口市场, 目前,民营公司已经超过外资公司,成为中海外贸的首要经营主体。 特别是在面临疫情冲击时,这些民营企业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生命力,成为中国“稳定外贸”的坚实壁垒。

“国际锐评丨中海外贸逐步回稳 提振全球供应链信心”

从贸易构成看,上半年,中国常规贸易进出口8.55万亿元,占外贸总额的60.1%,比去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 与加工等贸易形式相比,常规贸易的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反映了公司自主快速发展的能力。 通常,贸易进出口比重上升,表明中国的贸易方法和结构正在持续优化。

“国际锐评丨中海外贸逐步回稳 提振全球供应链信心”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双重压力重叠的大背景下,中海外贸阶段性稳定并不容易。 第一个原因是,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国内率先控制疫情,实现全面恢复生产,国内市场对国外产品的需求逐步回升,进口逐步回升,特别是大宗商品进口量和积分农产品增长明显。 另一方面,防疫物资、“住宅经济”产品的出口也在急速增长。 上半年,含口罩纺织品出口增长32.4%,医药材料和药品、医疗器械和仪器出口分别增长23.6%、46.4%,“住宅经济”成本上升,笔记本电脑、手机出口分别增长9.1%、0.2%。 此外,新型贸易形式跨境电商逆势上升,为中海外贸公司应对疫情冲击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际锐评丨中海外贸逐步回稳 提振全球供应链信心”

另外,中海对外贸易总体稳定,与政策支持密切相关。 今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外贸稳定增长的10项措施,制定了50项具体任务清单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在线举办了被称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利用中欧班列支持受疫情影响公司恢复进出口业务,46个跨境电子商总 最近,中国政府继续增加代码相关政策,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为金融机构加强信贷、信保、担保等融资支持,畅通国际货运渠道,开拓越来越多便利商务人员往来“快速通道”……这些政策措施落地成对。 根据中国税务总局的数据,今年1月至5月,全国累计为公司办理出口退税免税达到6324亿元。

“国际锐评丨中海外贸逐步回稳 提振全球供应链信心”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全球经济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全球市场诉求疲软。 世界贸易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将减少13%至32%,联合国贸发会议将减少20%。 这意味着中海外贸快速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在增加,下半年进出口形势依然众多、复杂。

标题:“国际锐评丨中海外贸逐步回稳 提振全球供应链信心”

地址:http://www.5e8e.com/gjxw/1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