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9字,读完约3分钟

本报记者刘垠

正如气候变化一样,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危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7月20日,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以下简称21世纪中心)在线举办的第26期“气候沙龙”活动中,这个话题成为专家讨论的焦点。

21世纪中心长期以来重视气候变化事业,“气候沙龙”秘书长何霄嘉说,有必要结合近期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与疾病传播的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直接影响着新型冠状病毒的传递,世界各国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印本网站上共计发表了50篇学术论文。

“新型冠状病毒传递的最佳温度为5℃—11℃,最佳湿度为60%—80%。 整体上,高温和高湿环境被认为有助于降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递速度。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王斌分享了国际新型冠状病毒环境耐受性研究。

另外,王斌得出的结论是,环境温度、湿度正面影响病毒的传播能力,但不是阻止病毒传播的决定性因素,“依靠季节性温度上升控制疫情的希望已经化为泡影,我们必须越来越集中精力制定和实施积极的疫情防控政策。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际气候变化合作也受到冲击,因此气候谈判整体按下“暂停键”,今年6月公约附属机构会议和年末联合国气候大会推迟到2021年举行。 联合国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咨询委员会新任主席、21世纪中心全球副处长仲平介绍说,考虑到年在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中的重要性,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将对全球气候管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气候变化是怎么影响新冠病毒传递的?”

除了新型冠状病毒,放眼历史,传染性疾病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杨林生物降解、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协同,是新发/复发传染病的首要因素。

从长期尺度看,气候变化改变了介质生物空之间的分布,对疾病的传播有重要影响。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刘起勇以最新研究成果为例,称气候变化使媒介蚊子适生区向西、北扩大,在未来的增温情景下,最多有近600个县(区)的4.93亿人在登革热高风险区。

“气候变化是怎么影响新冠病毒传递的?”

“气候变化对疾病影响的科学研究有两种,越来越受到关注。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城市快速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指出,一是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世界升温,冻土层、冰川、北极存在的病菌因温度上升而释放,必须防患于未然。 二是气候变化引起次生灾害,如洪水+高温对健康的影响也很大。

“气候变化是怎么影响新冠病毒传递的?”

积极适应气候变化,推动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目标也是与会者的共识。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吴绍洪认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的应急管理,应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工作人员加以抓好,以应对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等的不良影响。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应从可持续快速发展的角度看疫情防控及其相关问题。 ”。 21世纪中心副主任柯兵指出,未来,面对国家中长期科技快速发展规划等,将加强公共卫生和生态学、气象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学科、跨行业的研究,将城市韧性与人们的健康紧密结合,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科学技术支撑,“健康中国”

“气候变化是怎么影响新冠病毒传递的?”

(科技日报北京7月21日电)

标题:“气候变化是怎么影响新冠病毒传递的?”

地址:http://www.5e8e.com/gjxw/1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