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46字,读完约10分钟

【作者介绍】李林山,男,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出生于1967年2月14日,2019年10月4日去世,享年53岁。 着名作家、诗人、信息媒体人、文学史学家。 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武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武威日报社工作。

李林山先生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历史小说《牛鉴》(团结出版社年)、《文史专著》(大众文艺出版社年)、《鸠摩罗什在凉州》(宗教文化出版社年)、《达云传》(团结出版社年)、《凉国搜神记》(山东画报出版社、刘瑞生合着)

《李铭汉传》是李林山生前最后的人物传记,是李林山的绝笔。 今天,中华时报和中华信息网刊登了这篇文章,向李林山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无限的哀悼。 。 。


李铭汉( 1808-1891 ),字云章,清代道咸年间历经史学家、诗人。 其祖籍宁夏卫门城站,世袭军职,明代万年间平嬴拜,因功迁往凉州卫,后入籍武威。

嘉庆13年( 1808 ) 12月12日( 1809年1月27日),李铭汉出生。 从余岁开始进入补习班馆学习,敏锐地好好学习,“音训的声音主义的未放弃者,必须再三调查,解决。 ”。 品学兼优,是时代的称谓。 道光七年丁亥( 1827岁)春,报考武威儒学生员。 九年自己丑,废膳生员。 道光11年( 1831 ),凉州府推荐优等,去西安参加辛卯科陕西乡考试,但没有攀登。 并且愤怒地看书,寻求学习和使用的途径,注意天文、算术、舆地、兵农,特别是在音韵、教训方面。 武威名流尹世阿,从事经济史学术,江西宜黄当官时,找历朝古籍,兼康、干学人刻本。 之后回到家乡,携带经史、子集数车,达到10万卷,在城市里掀起了藏书楼。 武威学子纷纷去借,尹世阿先考学其所学,之后推荐借,一时传为美。

“李林山:李铭汉传”

李铭汉师从尹世阿,执礼甚恭,每次借书,都要先抄写,然后反复研究。 还书之日,尹世阿考询问读书心得,如流而答。 之后,李铭汉在家里的藏书楼看书,随时拨精要,每天晚上开灯读到三更。 有一天,尹世阿派的家人赠送阮刻《十三经注疏》,李铭汉随后去道谢,两人促膝长谈到天晚上,尹世阿问他读书的目的。 李铭汉回答说:“一切学习必须实事求是。” 尹世阿感叹道:“这真正的读书种子,我认识云章醇儒。” 三年在州,湛留书房不涉足游冶、娱乐,学问的理由是大进的。

“李林山:李铭汉传”

道光14年( 1834年),李铭汉应凉州府推荐,前往西安参加甲午科陕西乡考试,但没有攀登。 解散那天,武威进士、干嘉大学者张澍将他叫到和乐巷寓所,讲述君子的时务之道,李铭汉以张昶为师,乡弟子接受业经史。 张昶寓居西安,专务据编余之学,在姓、经学、史学、金石、文学上有很大成就,闻名全国,门下西北弟子如云。 李铭汉受关中学术熏染,读书越来越勤奋,眼界越来越宽。 张49;《诸葛忠武侯文集》《蜀典》等书,选李铭汉作为他学校的书,门人很羡慕。 李铭汉从14年游学关开始,到公元3年特别出音韵、训诂二学,在历史学上看得更透彻。 于是,振衣科场需要志向。 道光17年( 1837 )秋,参加丁酉科陕西乡试。 阅卷人陇西县陈世镕阅读李铭汉政策问卷,高呼奇文,优先推荐卷。 之后,各房间的官方坎米尔、李铭汉试卷未被选中,陈世镕深表遗憾。 三次乡考都不在里面,李铭汉回家,年已三十,经济拮据,坐在补习班城市,但青云之志不废,还日夜不辍学习。 看书,找五凉、夏、明的遗书,举家吃粥,仍用百金购买,勤勤恳恳编辑,备受城乡赞誉。

“李林山:李铭汉传”

道光19年( 1839 ),陈世镕迁职古浪奉行,刚到县里,就派武威把李铭汉叫来。 陈世镕,字大冶,一字雪楼,安徽怀宁人。 9岁的赋《雁字诗》被州县誉为神童。 潜心钻研学问,涉猎经史,二十九岁就举了出来,三十六岁时被安徽巡抚陶澍聘为“军国之材”,参与水利、失败之治空、义仓的建设。 道咸年的大学者,着有《诗经说》、《求志居春秋说》、《求志居唐诗选》、《求志居诗文集》等。 李铭汉高兴地号召,在陈世镕门下做礼拜,一边做佐理县的工作,一边和老师一起学习。 有时,在古浪雅门之后建书房,师生开坛问,勤奋读不累,古浪风气大了。 陈世镕致力于培养凉州李铭汉、甘谷王权两位,称为“陈门二才子”。 之后,陈世镕辞官回到家乡,遇上战乱,不想家,辗转西安,寄信召见李、王二子,李见信冒着雪生病,王则迟迟不出发。 陈世镕看着李铭汉,感慨地称赞他学业第一,德行也第一。 几年后,陈世镕致李铭汉《答凉州李云章书》称赞他感谢师门,学到了胸怀大志、不厌其烦的美德。

“李林山:李铭汉传”

道光二十二年( 1842年) 8月12日,林则徐戍边伊犁经过古浪。 陈世镕、李铭汉仰慕林公的品行,冒着雨前往黑松站,迎接林则徐一行人,为疲惫不堪的林则徐受风洗尘。 然后,晚上护送林则徐所坐大车去古浪东门行馆休息。 李铭汉教林则徐学问,林则徐一一耐心回答。 23年( 1843 ),李铭汉去西安参加癸卯科的乡赛,但还没有进入。 道光11年( 1831年)一开始应乡试,李铭汉应乡试8次,科考多舛,均未中。 直到道光二十九年( 149 )夏,李铭汉去了西安,终于通过了己酉科陕西乡考试的副排行榜,四十二岁了。 该科副排名取11人,李铭汉排名第一,给予副贡生身份。 根据例子,李铭汉要去北京考入国子监,学业后再补充县令。 但是,因为关于家里的寒冷,不能北上,所以绝意科之路,九环境回归故里,从此专门求学。

“李林山:李铭汉传”

清代武威李氏学术起源于国家第一位李栖凤家,英阳总兵李万仓自武之余,热衷于历史,读书无后。 干隆期间,李铭汉本家李蕙芳工经学、善诗、成入士之后,因涉胡中藻拷贝监狱,在南昌被杀。 其遗着《醉雪庵遗草》手稿在武威民间流传。 为了继承家学,李铭汉在咸丰年间由典卖家生产,购买、整理稿本,限于经济实力,未能印刷。 死前把稿纸交给次子李于亮,命令他扎钉子发行。 光绪年间,儿子李于亮继续珍藏,企图出版,因资金不足而搁置。 民国五年( 1916年),武威进士段永恩打算刻郭楷的诗,李于亮认为这是机会,赶紧发了李富芳遗诗的稿子,刻成“阿姨李郭二家诗草”。 段永恩最终将李富芳、郭楷两篇诗稿合二为一刊行。 为了先贤的遗着,李铭汉两代花了60多年,没有放弃,最终完成了这件武威文化盛事。 咸丰、光绪年间,李铭汉收集、保护、整理武威堆积的五凉、西夏、元明诸代图书数千卷,涉及经、史、子、集,特别是保护当地流传的宋、元史书,收购尹世阿子孙可能流失的大量珍贵图书, 他保护的林则徐题记陈世镕《求志居诗稿》稿本、张翵手批、章太炎手校的《潘捶稿》稿本,世代相传,最终献给国家,现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珍品。

“李林山:李铭汉传”

光绪元年( 1875 ),李铭汉创办雍凉书院,担任山长,提倡“明德博识”的学术主张,提出“已有愧,勤学古”的主旨。 之后,担任张掖甘州书院的讲座,是“教育救国”维新思想的积极实践者。 近代经学大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汪魔疆推崇李铭汉在音韵、训诂行业的成果,对李氏家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说李氏家学有“三大优势”。 其中之一是请老师。 其二、学求致用; 其三,对“天下达道”的信心和真挚。 “他们的学问是浏览历代的治乱兴衰和典章制度,斟酌其得失,观察其嬗变。 虽然涉及隔壁的声音、教训、舆地、兵农、天算,但是详细选择了其中的奥微,尽了其变化,因此有天人古今之学的规模气象”。 高度评价李铭汉一家三代的学术成果。 “李氏三世的学行,真有振末俗矫正弊者,洵以百世为质也有不惑者。”

“李林山:李铭汉传”

清末史学名着《续通鉴纪事本末》是李铭汉、李于亮父子接力完成的史学名着。 咸丰年间,李铭汉购买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后,十分欣赏其纪事本末体结构和《资治通鉴》史事的做法,立志创作中国历史上第二部纪事本末体正史《续通鉴纪事本末》。 这是南宋中期以来近700年的历史学新创立的,期间无数历史学家认为它令人敬畏。 李铭汉继承了雄厚的凉州文化和李氏家学基础,读了强记明代万历时期历史学家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本末》的副本,以干隆时期历史学家毕沅《续资治通鉴》为底本,南宋史学家李婰《续资治通鉴长篇》、续资治长篇。 《续通鉴纪事本末》最终形成了纪事本末体的宋、辽、金、元史长篇巨制。 李铭汉完成前八十九卷后,花了二十年,年过八十,没有生病。 死前,拉着儿子李于铮的手,劝他遵守学术气节,一定要把全书继续完成。 李亮没有承担学术使命,光绪二十四年( 1898年)在山东蓬莱完成了后来的二十一卷。 光绪32年( 1906年),李于亮在山东出版了《续通鉴纪事本末》的刊物。 此书发行后,很快在北京、山东、南京等地空畅销,一时洛阳纸贵。 1936年,着名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森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续通鉴纪事本末本后》文章,呼吁重版该书,“不可得李氏之书,众所周知,据历史资料,不胜遗憾” 知名学者汪魔疆还说:“清末有余,读李氏的《续通鉴纪事本末》,看其条分件系,伦类贯通,深感感叹。”

“李林山:李铭汉传”

李铭汉还在儒学行业颇有成就。 光绪年间,他写了《尔雅音类》四卷。 其中的《尔雅音类注释》一卷是清末《小学》的经典着作,章太炎获《尔雅音类注释》后,撰写注释,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又有了“说文调音表”,终于死亡了。 有诗集《日知斋诗稿》、读书笔记《宿问录》等。 《立夏偕友远足》七律二首是他的代表作。 光绪17年( 1891 ) 4月14日( 1891年5月21日)在家中去世,享年84岁。 10月17日,新疆巡抚陶耀通过武威,徒步向李府要求孝敬父母。

“李林山:李铭汉传”

李铭汉的故居,前身是明代万历年的甘肃镇总兵达云府第前院,咸丰年间,李铭汉向达云的子孙购买,略有改造后居住。 光二十六年( 1900 ),李于锴送资重修家族,有朝北的休山顶式大门,前院为大门院,院西有二门,二门分为内外两院,为住宅区。 祠堂后面是花园,里面有三家花厅。 走廊、庭院、庭院配置错误,成为了当时武威城的名宅。

“李林山:李铭汉传”


标题:“李林山:李铭汉传”

地址:http://www.5e8e.com/zhjyzx/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