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773字,读完约19分钟

北京,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在近千年建都历史的快速发展中,商业文化繁荣,涌现出了一大批“以诚信为本、质量上乘、服务高质量、文明经营”的老字号商店。

北京正阳门--前门楼子(摄影:冯赞勇)

如果有人问北京老字号最集中的地区是哪里? 恐怕只不过是在北京前门大街的大栅栏附近吧。 以前,北京的老朋友得意地说:“不是八代北京人,那不是真正的北京老人……”。 我有一半江西血统,是出生在北京的我,不敢妄称,但觉得自己是地道的北京人。 在前门外鲜鱼口中的草厂胡同度过了那难忘的童年岁月,我对北京有着难忘的感情。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前门北平站旧址(摄影:冯赞勇)

每次走在前门、西单、东四、琉璃厂、鼓楼等商业文化繁华的地方,都要停下脚步观赏老字号门楣古色古香的精美牌匾、字体、端庄、清秀俊雅或古风拙正或飘逸。 几百年过去了,“老字号”仍然代表并继承着老北京深厚的商业文化精髓。 如今,“老字号”也与现代化相连,继续发挥着更旺盛的生命力。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北京前门外大街重建的五牌楼(摄影:冯赞勇)

“吴裕泰”茶庄的普洱龙井、“荣宝斋”的文房宝、“龙徽”的限量版葡萄酒、“清秘阁”的书法绘画、“懋隆”的家具瓷器……现在来北京想去现代化王府井、西单一带买东西。 如果想体验“老字号”,走前门的大栅栏,看看经历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风雨的北京老字号店、酒店、剧场、电影院等地方。 那种心情是绝对罕见的精神享受。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大栅栏街道鳞次栉比的老字号(摄影:冯赞勇)

听说大栅栏商业文化街已经被列入进行整体改造的计划,出于奇怪的怀旧心理,2005年初我特意看到了大栅栏。 记忆中的场景浮现在眼前,不断唤起童年的一点记忆。 就像电影画面一样,那种感觉真的很舒服。

北京大栅栏东口入口(摄影:冯赞勇)

“老字号”不仅是商贸景观,也是历史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现象。 他说:“不到长城不算好汉,不吃烤鸭很遗憾。”并把“全聚德”作为北京的象征。 京城民间的“歇后语”,比如“东来顺的羊肉——真嫩”、“六必居的抹布——又酸又辣”、“同仁堂的药——东西真价”、“砂锅居的买卖——下午茶” 这些不同特色的“老字号”成为了京城“老字号”的巨大商业文化魅力。 “老字号”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经营道路,成为了有名的“企业品牌”。 这样的“老字号”企业品牌,是无形资产,其含量难以估量。 以前,北京人说:“头戴马聚源,失足升内联,身负八大祥。” 可见这就是老字号企业品牌的独特魅力。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北京大栅栏西口进口所(摄影:冯赞勇)

“大栅栏”是北京最古老、有名独特的古老街道和繁华的商业繁华街道。 改造前,大栅栏大道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炭城区,全长近300米,街道狭窄,两侧店铺、商号林立,人流不息,热闹非凡。 过去常说“京师的精华在这里,热闹繁华,无与伦比”。 有“繁华街道的井在哪里,在大栅栏里打滚”的美称。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大栅栏商业街始终很热闹(摄影:冯赞勇)

大栅栏街原为廊房四条,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明乐18年(公元1420年)迁都北京后,为了鼓励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在正阳门周边市场建设了“廊房”,作为商业用地招商开业。 直到说明叶嘉靖,这个地区逐渐迅速发展成为有名的繁华街道。 清干隆年间,由于在街道两端的入口设置了铁制的栅栏,所以被称为大栅栏,沿道而习,成为了街道名称。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大栅栏的老字号大观楼电影院(摄影:冯赞勇)

走大栅栏通常从东口进入西口,但此行从西口看也进入热闹的商业文化街。 进入不远的路南,就是1905年建成的大观楼电影院。 虽然现在的电影院不显眼,但是当时在这里上映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时候有万人空巷之势。 建国后也是北京唯一的立体电影院。 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普通银幕到宽屏,大观楼电影院可以说名副其实地见证了中国电影的飞速发展史。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翻新后的大栅栏大观楼电影院新容(摄影:冯赞勇)

我记得当时的大火把大观楼电影院烧成了灰,至今还完全保存着。 记者站在电影院前,想起了当时在这里上演我国第一部宽屏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时,亲身经历的艰难热闹的情景。

现在的广德楼是原前门小剧场(摄影:冯赞勇)

大楼电影院的对面,是当时北京杂技团旧址的前门小剧场。 现在被归还到了历史的“广德楼”里。 资料显示,清光绪初年建成的广德楼,是北京最古老的剧场之一,喜连和双庆社等京剧班社曾长期在这里唱歌,但由于剧场年久失修,一度停演。 1953年,北京市文化局集资重建。 剧场是方形的,舞台从东向西坐,场内可以容纳400多名观众,演员不用扬声器就能听到后面的观众。 最初剧场和剧团实行场团一体化后,北京市曲艺团的场地设置在剧场内,白天利用剧场练习,晚上公演。 至今仍在这里上演的是曲艺节目。 而且,还保存着熟悉的鉴赏法。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大栅栏街的老字号内联升鞋店(摄影:冯赞勇)

往前走,路南是有名的京城老字号内联升鞋店。 北京人很重视“脚踩内联升”。 是用穿着内联升从以前就流传下来的技术制作的布鞋。 这家老字号,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 其实,内联升鞋店最早建于清咸丰三年( 1853年)的东江米巷(今台基工厂附近)。 店主赵廷说,他早年在鞋厂当徒工,学到了很好的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 此后,首都达官丁大将军出资数千两白银,帮助赵廷开鞋店。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赵廷分析了北京当时制鞋业的现状,认为早上做鞋的专业鞋店很少,决定早上开鞋店。 经过精心推敲,店名取为“内联升”。 内联升的名字标明了它的服务对象:与皇宫贵戚天天盼着“连升叔”、“平步青云”的官场。 穿着客人在这家店做的晨鞋,表示官运顺利。 内联升不仅赚帝王的钱,也不冷落普通客户。 店主知道。 对于坐椅子的人,必须考虑抬笼子。 所以做的“篮鞋”很划算。 与脚贴在一起不容易破裂,柔软地吸着汗,走路很安静。 习武的人也着迷地穿着它,被称为中国式运动鞋。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大栅栏老字号瑞虢祥和服店(摄影:冯赞勇)

内联升在店内设立摊位从以前开始就做布鞋。 客户来到这家店,不仅可以享受哪双布鞋,还有以前流传的制鞋技术——纳底,? 的过程可以参观……不知道,但这也是难得的欣赏和期待。 内联升斜对面是北京有名的老字号瑞虢祥绢布店,西号——瑞虢祥鸿记。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翻修后的瑞虢祥和服店夜景(摄影:冯赞勇)

北京有“前门八大祥”的说法。 因为在前门和大栅栏的附近有八家带“祥”字的和服布料店,被称为“八大祥”。 他们创立于同治年间,均由山东省济南府章邱县旧军镇孟姓家族经营。 一开始有两个。 一个是前门西月壁瑞林祥,二是东月壁谦祥益,经营丝绸锦织和粗细洋土布,生意兴隆。 接着在打磨工厂路南开瑞生祥。 到光绪初年(约1875 )为止先开了3家分店。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八大祥”之一的老字号谦祥益丝绸店(摄影:冯赞勇)

资料记载:光绪19年( 1893年)在大栅栏上开了瑞穗祥和服店。 庚子年( 1900 )庚子事件时,大栅栏的街道化为灰烬。 孟觐很快就会花不到两万金,重建瑞虢祥。 前门东、西月墙一带,因建设车站、接收回国用,各大门店解体或停业或搬迁。 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列车进入北京城,西月墙瑞林祥进入鲜鱼口东记,谦祥益转入廊房标题,将门市并入益和祥,随后谦祥益在后门大道东开分店,进入谦祥益北号。 规模大,做生意没办法,所以损失严重,即将停业。 而且,光绪末年(约1911 )后,瑞蚌祥生意兴隆,在大栅栏大街上连续开了5家分店,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和服绸布店。 目前,“八大祥”只剩下瑞穗祥和珠宝首饰市谦祥益门市两家。 谦祥益解放后改为北京丝绸店。 以前,北京有名的“祥”宇、孟开的和服店,现在只有瑞虢祥的老字号。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悬挂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由瑞蚌祥提供。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大栅栏老字号瑞虢祥和服店的门首(摄影:冯赞勇)

如今的北京瑞蚌祥和服店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貌:天花板式的房屋结构。 而且,门口当时为达官贵人买东西的时候还留着停车用的木桩、门上的石雕、小屋等。 大栅栏街西和东两个瑞穗祥字号,瑞穗祥鸿记是西号。 东号瑞穗祥是本店。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大栅栏街的老字号新中国妇女儿童商店(摄影:冯赞勇)

继续走在路的南边是建于1956年的第一家国有儿童用品店——新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店。 虽说现在的店面非常破旧,但这家店已经有将近50年的历史了。 原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在1962年、1966年两次写下该店的店名。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建设的第一家国有儿童用品店,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事业的高度重视和特殊照顾。 开店初期,作为国内唯一经营儿童用品的专卖店在北京和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1987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店进行了扩建改建,从原来的800平方米以上的经营面积扩大到1000平方米以上,更名为现在的“新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店”。 与许多北京百年老字号相比,大栅栏街可以说是年轻的老字号。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大栅栏的老字号同仁堂药店(摄影:冯赞勇)

离新中国妇女儿童商店不远,路南侧是国内外有名的同仁堂药店。 “同仁堂国药店”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开业,以经营自制的丸、散、膏、丹而闻名全国。 同仁堂的创始人是乐显扬。 乐扬,号尊育,祖籍浙江宁波,明朝永乐年间移居北京。 祖祖辈辈三代都在行医。 他从小就接触耳朵,广泛阅读方书典籍,致力于中药的研究制作。 他制作的药丸,都取材于纯正地道,制作精良,病后疗效显着。 他把卖医生和药作为养生济世,致力于社会最高的追求事业,他说:“能养生、能济世的人,只有医药是最好的。” 乐显于清朝康熙八年( 1669年)创立同仁堂药房。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大栅栏老字号同仁堂药店的气派(摄影:冯赞勇)

资料显示,同仁堂生产的药品选择、制作极为严格,根据民间检验方、文献检验方、家传秘方、宫廷太医良方等,精心选择、反复研究,根据患者药品反应,多次调整,力求精良。 制定《同仁堂药目》。 清朝雍正六年,同仁堂开始向皇宫供应御药,历经清朝八代皇帝,达188年,使用同仁堂的药物。 那一年,诗说。 “都门药店的数量是同事,丸散所有的人道都很真实,纵有齐黄难别味,他笑得像前述通神一样。 ”。 当时也流传着“国药属于京药,京药属于同仁”的说法。 同仁堂在乐氏几代人手里多次起落,1954年成为同仁堂公私合营企业,成为国有公司。 同仁堂生产的各种中药以“处方独特、选材精湛、工艺精湛、疗效显著”闻名国内外。 特别是牛黄清心丸、活络丹、苏合香丸、国公酒等,深受患者信赖。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同仁堂药屋门外墙上的字号(摄影:冯赞勇)

同仁堂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和文化相互闪耀的快速发展史。 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同仁堂创立后,第一部“同仁堂药目”诞生,同仁堂不仅精研修合指之术,还创立了“炮制同繁不敢节约人工,品味同贵不敢减少物资”的古训。 时代在变化,同仁堂文化也在丰富和迅速发展。 1992年7月3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宣布成立。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大栅栏街的老字号张一元茶庄(摄影:冯赞勇)

老字号张一元茶庄毗邻同仁堂药店东路南。 张一元茶庄是安徽歙县定潭村民张文卿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建造的。 取名“张一元”,取“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意思。 意味着市开大吉,不断创新快速发展。 张文卿1925年亲自在福建开茶场,不仅可以熏制特味茶叶,而且比在北京向茶叶批发商买东西的价格要便宜得多。 所以,同等级的茶叶,张一元茶庄比其他尺寸的茶庄便宜。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散发着现代气息的步瀛斋(摄影:冯赞勇)

据说,当时在北京的商店中,张一元茶庄用高音扬声器播放歌曲、戏剧等吸引顾客,这还是首次。 每次广播,门前总是人山人海。 解放后,张一元在发扬老字号优质经营之前就传了过来,在确保茶叶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改造调整,增加茶叶品种,备受客户欢迎。 1990年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期间,亚奥理事会官员和各国运动员慕名前来购买茶叶。 1992年,以张一元茶庄为主创办北京市张一元茶叶企业。 企业成立后,张一元老字号以前传下来的,并且适应了市场,做了很多努力,恢复了张一元一点失去的以前传下来的风格品种,发展很快。 现在张一元有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等名茶。 另外还有受京城和北方人欢迎的各种等级的花茶、压缩茶、红茶、保健茶等。 此外,张一元包装系列礼品茶也相继上市。 其茶叶品种达到200种,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大栅栏的老字号步瀛斋、马聚源鞋帽店(摄影:冯赞勇)

大栅栏老字号鳞次栉比,层出不穷。 从张一元茶庄往东路北是瑞虢祥和服店,即瑞虢祥东号总店。 瑞穗祥对面有老字号的步瀛斋、马聚源鞋帽店。 与其他老字号相比,这两家古老的老店门面变化很大,充满了现代气息。

在整修好的大栅栏马聚源帽店前新制作了一组铜像(摄影:冯赞勇)

步瀛斋和马聚源两家老字号,一家因制鞋而闻名北京。 一个是以制帽闻名的城市。 百年店步瀛斋创立于清咸丰八年(公元一八五八年)前店后厂,从制作布鞋开始主要以品种齐全而闻名,后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增设了鞋子,在首都最早经营布鞋专卖店,名声很大。 步瀛斋以诚信待客为商业宗旨,享有“和气步瀛斋”的美誉,其不断开发的新品种,为首都内外众多人士慕名而来。 “马聚源帽店”于清嘉庆16年(公元1811年)开业,为皇室和王公贵族制作朝帽、缎子鞋,以生产民族帽见长。 现在是大栅栏土寸金的他,两家老字号合二为一经营,在各自的绝活子中各有风靡,生意很红火。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北京大栅栏东口的老字号六必居咸菜园(摄影:冯赞勇)

出了大栅栏东口往南就是粮店街,老字号的六必居咸菜园就在这里。 六必居酱园始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至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是首都历史最悠久、最有名的老字号之一。 其门房为中国古式木结构建筑,1994年重建,因此保持着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 六必居店堂挂的“六必居”金字大牌匾,出自明朝宰相严嵩之手。 这块牌匾虽然遭受了许多灾难,但仍保存完好,现已成为稀有珍品。 六必居的意思是,黍稻必齐,曲薛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 “六必须”可以解释为:在生产操作技术上,材料必须上等,下料必须保持原样,制造过程必须清洁,火候必须适当,设备必须优良,泉水必须纯净。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改建后的前门大街的古香古色(摄影:冯赞勇)

北京的腌菜领域,历史上根据腌菜的生产方法分为老酱园、京酱园、南酱南三大类。 “老味增园”来源于保定味增的方法,味道咸,味增香气馥郁,以六必居味增园为代表。 该园腌菜工艺精湛,质量上乘,色泽芬芳,数百年来名声不衰,闻名遐迩。 史料记载,甜面酱黑菜、甜面酱八宝菜、甜面酱八宝瓜、甜面酱黄瓜、甜面酱甘露、甜面酱姜芽、甜面酱香菜、甜面酱小萝卜、甜面酱大蒜、薄面酱、店里的 为了方便送货,当时清朝宫廷又给了六必居红色的绿帽和黄色的马服,这两顶帽子一直保留到1966年。 六必居做咸菜,有严格的操作规程。 为了保证味增的质量,制作味增和甜面酱,从味增发酵到味增发酵,从原料筛选到时间、温度和搅拌,各个环节都很细心,认真操作,保证了六必居味增的质量。 目前,六必居的味噌汤不仅让老百姓着迷,也是国宴、国家重要会议的特供产品。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前门外大街的上海迁京的老正兴料理馆(摄影:冯赞勇)

出大栅栏东口是前门外大街,离大栅栏东口大街很远的是几家老字号。 南路东是上海迁往北京的老字号老正兴菜馆北是都一处烧麦馆和全聚德烤鸭店。 赫赫有名的老正兴饭庄至今已有130年历史,创立于清末同治7年。 无锡人蔡正仁、卓人兴共同在上海设立了以经营河鲜海味菜肴为主的老正兴菜馆。 当时,上海正迅速发展为江南沿岸重要的商埠,所以浙江两省蜂拥而至上海商人,一时刺激了上海料理店的繁荣,老正兴也名声大噪,在上海被誉为“酒店之王”。 一点徒工在老正兴学了技术后,重新生炉,为了生意兴隆,也常以老正兴为名,往往有140多个。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改建的前门大街夜景(摄影:冯赞勇)

说到老兴菜馆的迁京,与敬爱的周总理也有关系。 1955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周恩来总理、陈云副总理在陈毅市长的陪同下,在上海东号老正兴吃饭,品尝了“青鱼下巴投水”和“青鱼秃头肺”后,表示:“这道菜确实与众不同,很耐人寻味,在全国只有老正兴。” 周恩来总理在出发时和服务员一一握手,说:“老正兴的菜确实很好。 请保持这种风味。” 回到北京后不久,周总理就对北京市领导说:“北京是否也能建成老正兴餐馆。” 1956年经北京和上海两市领导人协商,位于上海西藏路以东,将四街老正兴搬迁至北京前门大街。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前门大街的都一处烧麦馆(摄影:冯赞勇)

餐饮业老字号之都一处烧麦馆,也是北京有名的百年老字号之一。 位于繁华的前门大街36号,干隆3年( 1738年)建成至今已有250年的历史。 “都一处”的店名由干隆帝命名。 干隆17年除夕晚上,干隆帝从通州的微服私访路过前门。 当时,所有的店铺都关门了。 只有这家“王记酒店”开灯营业,进店里吃饭了。 待客周到,酒味浓香,菜肴可口,对店里很有意思。 我和店主闲聊,问了酒店的名字。 店主回答说:“店里没有名字。” 干隆听后说:“这时,京城开门的只有你的家人。 “请叫我京城! ”。 隆回宫之后,用毛笔写下“都一处”的店名刻在牌匾上,几天后从宫中寄来的虎头牌匾。 从此“都一处”取代了“王记酒店”,生意十分兴旺。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都一处”经历了多次装修改建,1964年扩建的新楼为两层,营业面积达到170平方米。 同年秋,郭沫若去店里看了干隆御赐的虎头牌匾后,为“都一处”写了牌匾。 “都一处”由干隆赐牌匾而闻名,再加上北京小吃一烧麦,不仅在北京,在全国也很有名。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前门大街的全聚德烤鸭店(摄影:冯赞勇)

领头的北京老字号全聚德烤鸭店,是同行业中跨境经营的老字号之一。 全聚德烤鸭店创立于清朝同治3年( 1864年),创立者为杨全仁。 关于开设全聚德的故事,“全聚德”原称为“德聚全”,是位于前门大街的卖干果的店铺,生意不好,倒闭了。 清朝同治3年( 1864年),以经营生鸡生鸭为生的小贩杨全仁购买了这家店,开始经营烤鸭和烤箱肉。 开店前,一位冯先生绕新店转一圈后说:“这是风水宝地,前途有限,但这家店以前非常倒霉。 要倒霉,除非翻《德集全》的旧尺寸,否则被称为“全聚德”,新尺寸会变得平坦。 ”。 杨全仁很贴心,一次在自己的名字里占“全”字,二次“聚德”的意思是集德行,可以标榜店铺做生意讲德行。 然后,中外有名的老字号“全聚德”就这样诞生了。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改建的前门大街有轨电车(摄影:冯赞勇)

前门大街和大栅栏的老字号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很多。 大栅栏光戏园有庆乐园、三庆园、广德楼、广和园、该乐园5个家。 此外,像几十年历史的老字号一样,还有“南豫丰烟店”、“天惠斋鼻烟店”、“长和厚绒毛店”等。 前门大街的力力餐厅、龙餐厅、天兴居炒肝店、黑猴百货等老字号在某种程度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只是,也有因为历史的变迁而不复存在的店。 但是,对北京的老字号文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新改建的前门大街吸引了外国朋友来(摄影:冯赞勇)

现在大栅栏商业文化区的大规模改造完成了。 我衷心希望改造后的大栅栏商业文化街,在弘扬北京老字号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 要让来北京的游客在这里充分体验老北京商业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图:冯赞勇)

标题:“浏览北京前门大栅栏周边的老字号(图)”

地址:http://www.5e8e.com/zhjyzx/7263.html